新生儿为百日咳易感人群,应接种疫苗尽早预防
2024-11-29 【 字体:大 中 小 】

百日咳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3月龄以下的婴儿更容易感染百日咳。在9月4日举办的“一苗当先,百日不慌”百日咳公众科普行动上,专家呼吁家长们在推荐的最早年龄尽快让婴儿接种相应剂次疫苗,以确保接种程序的尽快完成和百日咳的尽早预防。
百日咳卷土重来,创意科普撬动认知
百日咳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病程可迁延数月。由于百日咳传播模式的改变、疾病认知和关注度提升、监测及检测手段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百日咳发病率反弹上升。在中国,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2024年1月-2024年6月,全国共报告百日咳334216例,是去年同期的54倍。同时,由于新生儿普遍缺乏百日咳保护性抗体,3月龄以下婴儿更易发生百日咳,甚至进展为重症,加强百日咳“防线”愈发紧迫。
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百日咳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百日咳防控方案(2024年版)》(以下简称《方案》)。“一苗当先,百日不慌”百日咳公众科普行动旨在进一步落实《方案》要求,提高公众对于百日咳的认知,守护儿童健康成长。行动将通过绘本、互动H5、科普海报等创意形式,向新生儿家长传递百日咳相关知识,帮助大众树立及时、全程、高效接种疫苗的理念,为百日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虽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随着接种的疫苗种类增多、选择更为多元,对家长的认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需要综合考量疫苗效力、安全性,乃至宝宝的接种体验、家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才能为孩子合理规划。行动还同步推出了“心价比计算器”趣味H5,通过小测试等互动形式,为家长查漏补缺、扫除认知盲区,做出让宝宝健康“高获益”的选择。此外,本次行动还将重磅推出《森林里的夜半鸡鸣》科普绘本,将知识点融入到生动的森林童话中,将“老知识”演绎出“新创意”。随着故事的展开,家长与宝宝跟随小动物的脚步,自然揭秘百日咳的症状、传播模式等,并找到抵御百日咳传染的良方。
疫苗接种是防治新生儿百日咳的有效手段之一
当前,中国内地已上市的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百白破疫苗,以及自费的四联疫苗和五联疫苗。其中,百白破和四联疫苗在3月龄开始接种,五联疫苗的接种时间可提前至2月龄。无论选择哪种接种方案,都必须确保儿童全程接种疫苗。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接种首剂即可预防42.1%因百日咳导致的住院治疗。每增加1剂疫苗,保护作用会增加,完成4剂全程接种后,预防百日咳住院治疗的有效性为100%。
“我们鼓励家长在推荐的最早年龄启动DTaP基础免疫程序,以确保接种程序的尽快完成和百日咳的尽早预防。”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邓继岿教授表示,“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唯一不受争议的保护性抗原就是百日咳毒素(PT)。研究表明,使用组分纯化工艺的含百日咳疫苗,可让百日咳抗原含量稳定、纯度高,为宝宝提供更持久的保护。”
此外,“从长远来看,联合程度越高的疫苗,各方获益也越多。不仅可以减轻新生儿及其父母的接种负担,还能助力提升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覆盖率,从而降低婴幼儿感染百日咳所带来的社会负担。”邓继岿教授进一步表示,“要做好百日咳防控工作,不仅需要医疗技术的加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预防接种和科普宣教、开展多渠道监测预警等,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宁玉燕

猜你喜欢

配资知识:杠杆投资的风险与机遇


新炬网络最新公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676%


银价强势反弹重回看涨轨道!白银日内交易分析:银价料还有逾3%大涨空间


靖庄安穆宸妃万氏:明英宗嫔妃中生育子女数量最多,险些成为太后


亿纬锂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电池包”


【ETF动向】8月23日华宝中证医疗ETF基金跌072%,份额增加27亿份


海波转债下跌14%,转股溢价率6802%


精选 本周重大资讯回顾 (819-823)


昊志机电(300503)8月2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67840万元


爱迪特:7月26日进行路演,广发基金参与


浙江华远即将登陆创业板:业绩亮眼 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OpenAI联合创始人舒尔曼离职 将加入竞争对手Anthropic


隔夜shibor报14790%,上涨98个基点


方邦股份(688020SH)发布半年度业绩,净亏损321352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中国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副主任李筱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54%,60只可转债收涨


金价剧烈波动,交易员“清仓”,有人称一夜亏47万元


审计师怒了:春天的财务我不保真!


房地产底部已现?多机构预言房价企稳及地产股复苏


跨境数据流动负面清单理解不一,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需制定统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