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配资平台查询配资资讯

马航这十年:两起重大空难,曾濒临破产,今年或首次扭亏为盈

2771

2024-06-02 【 字体:

被称作“现代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的马来西亚航空MH370空难,在事发近10年后再次因责任纠纷案开庭,也将马航这家外国航司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这架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77客机,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给全世界一连串未解之谜与难以言喻的悲伤。

当时,这是马航运营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空难。但仅仅4个月后,该航司的另一场空难就再次震惊全球——2014年7月17日,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上空被击落,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使得马航本已跌入谷底的安全信誉再次遭受重创,一度濒临破产。

近10年过去,当马航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时,许多人才发现,这家航司如今过得还不错。

随着今年亚洲航空需求复苏,马航母公司MAG董事经理Datuk Captain Izham Ismail乐观地表示,2023年马航“有望实现多年来首次年度盈利”。

空难前已陷经营危机

MH370空难发生前,连续三年都处于亏损状态的马航,就已经是当年全球业绩倒数的航司之一。

2014年1月至3月期间,马航就亏损了1.38亿美元,平均每天亏损约153万美元。

当时的马航,已经深陷管理混乱、人员臃肿的泥潭。

马航管理层普遍缺乏商业管理经验,公款私用、任人唯亲的现象也十分普遍。2005年年末,马航管理层被曝出在公司财务吃紧的情况下花费155万林吉特(约合236万元人民币)购买名画。

马航也曾尝试在市场上聘请职业经理人,但却由于经常换人,以至于无法实施一以贯之的战略转型。截至2014年,马航在13年间共计更换了5名首席执行官,平均每人的任期只有两年半。

与此同时,马航的员工队伍也是出了名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

2014年,熟悉马航重组计划的知情人士曾批评道,拥有108架飞机的马航,比拥有103架飞机的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员工数量还要多出5000人。且在过去的9年中,马航净利润减少了11亿美元,而新航盈利71亿美元,无一年亏损。

除了马航自身的问题,外部市场也在快速变化。以亚航、狮航为代表的廉价航空已经崛起,并迅速占领了马航原有的市场。

2013年3月,在马来西亚的国内航线中,马航的市场占有额为40%,亚航占到了51.5%,而在马来西亚国际航线中,马航的市场占有额为39%,亚航为50%。

最终,两起严重的空难事件,成为压死马航的“最后一根稻草”。

给家属的赔偿款与飞机的损失,在保险公司的介入下,并没有对马航的财务状况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真正摧毁马航的,是市场的信任危机。

时隔四个月的两起重大空难发生后,马航的航司logo和飞机残骸照片长期占据全球的新闻头条。连没有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在东南亚有这样一家危险的航空公司,一年内发生两起无人生还的严重空难。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2009年至2013年间,平均每年有517人因商业航空事故死亡。而马航一家航司在一年内的空难事件,就超过了这一死亡人数。

市场用脚投票将马航“推下牌桌”,马航为了挽救空座率疯狂降价出售机票也无济于事。2014年8月,这家拥有77年历史的航司股价,已经从2012年的峰值跌去了85%。

但作为一家以国家命名,由马来西亚国家主权基金持有69%股权的航司,马航也是马来西亚政府无法放弃的。

大华继显研究公司(UOB Kay Hian Pte)驻新加坡分析师K. Ajith指出,“马航如果破产,将对马来西亚的主权债务评级、旅游业、就业等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2014年8月,马来西亚宣布了重组马航计划。同年12月,原来的马航——马来西亚航空系统(MAS)于2014年从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解散。

通过裁员三分之一、股票回购等措施,马来西亚政府注入了近20亿美元暂时“救活”了马航,新生的马航——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MAB,简称“新马航”)于2015年9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目标是在三年内扭亏为盈,但这谈何容易?

重组后曾再次濒临破产

在重组之后,新马航裁员了6000名员工,削减了机队规模,减少了长途航班班次,试图重塑品牌形象。

随着低价战略和空难事件逐渐被大众所淡忘,新马航的经营状况在经历了2015年的谷底后缓慢回升。但三年过去,新马航仍然是亏损状态。2009-2019年间,马来西亚政府向新马航注资约100亿林吉特(约合153亿元人民币),都不见成效。

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2019年曾表示,考虑出售、关闭这个马来西亚政府出资拯救三次都失败的马航。

当时,马来西亚储备银行2019年底的一篇专栏文章称:“该航空公司的下沉速度比泰坦尼克号还快,而救生筏却只有小艇那么大。”

谁会来买这样一家有着巨大争议“前科”的航司呢?马来西亚政府曾牵头法航、荷航和日本航空谈判收购意向,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

接着,疫情爆发,交通中断,全球航司都在破产、裁员的边缘挣扎。本已“濒死”的新马航却因祸得福,熬到了疫情后需求爆发的时候。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该公司在2022年第4季度创下20年以来最好的单季度业绩,税后净利达道11.46亿林吉特(约合17.4亿元人民币),并成功将全年净亏损从2021财年的16.5亿林吉特,收窄79%至3.44亿林吉特。

同时,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MAB)也重新进行债务重组,变为马来西亚航空集团有限公司(MAG)。

“我们每一天的现金流都是正的,这太美妙了,”MAG董事经理Datuk Captain Izham Ismail表示。

截至2023年10月底,马航母公司还有52亿林吉特(约合7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余额。Datuk Captain Izham Ismail表示,这部分余额将用作投资,以增强马航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新飞机座椅和更高质量的机上餐饮。

(实习生杨昕雨对本文亦有贡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先行一步谋突破

先行一步谋突破
3月31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圆满...

4月30日国投转债上涨007%,转股溢价率5413%

4月30日国投转债上涨007%,转股溢价率5413%
本站消息,4月30日国投转债收盘上涨0.07%,报110.4元/张,成交额399...

韩德洙立即复职 韩国政坛迎来“前所未有的一周”

韩德洙立即复职 韩国政坛迎来“前所未有的一周”
  韩国政坛迎来“前所未有的一周”。  据新华社消息,韩国宪法法院24日上午对被...

药王之战

药王之战
肥胖,这个现代人避不开的健康话题。当人们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在体重秤前为数字焦虑、...

刨析志高机械IPO:销售“走单”疑问及募投项目是否靠谱?

刨析志高机械IPO:销售“走单”疑问及募投项目是否靠谱?
浙江志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志高机械”)是一家专注于提供节能、环保、安全...

消息称蚂蚁集团基于中国芯片实现AI突破,与美国晶片巨头英伟达H800等芯片的结果相似!可将成本降低20%

消息称蚂蚁集团基于中国芯片实现AI突破,与美国晶片巨头英伟达H800等芯片的结果相似!可将成本降低20%
格隆汇3月24日|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称,马云支持的蚂蚁集团使用中国制半导体来开发训...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基金行业要把握好功能性与盈利性关系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基金行业要把握好功能性与盈利性关系
  中新经纬4月14日电 据中基协官方微信14日消息,4月10日至11日,中基协...

一季度举牌12次,险资偏爱哪些行业?

一季度举牌12次,险资偏爱哪些行业?
  中新经纬4月18日电 (李自曼)近期,瑞众人寿、新华人寿相继发布公告称,分别...

蜀道装备披露首份ESG报告 氢能产业战略推动绿色转型

蜀道装备披露首份ESG报告 氢能产业战略推动绿色转型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国内深冷技术行业的领军企业蜀道装备(300540.S...

德力西胡成中:建议组织试点攻坚,破解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

德力西胡成中:建议组织试点攻坚,破解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